同时,毛泽东理性地认识到,台湾目前是不能解放的,对金门、马祖要相机行事,有机会就把金门、马祖拿回来。
1958年夏,国际形势骤然紧张。
早在1958年7月15日,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附近登陆,武装干涉黎巴嫩和伊拉克内政,中东燃起战火。
台湾当局伺机摆出“反攻大陆”的姿态。
美国重申不承认中国,并支持台湾当局在台湾海峡进行战争挑衅。
在这一背景下,毛泽东决定炮击金门,以牵动全球战略格局,震慑美蒋顽固势力。
7月18日晚,毛泽东召集有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海、空军领导人参加的会议,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:金门炮战,意在击美,支援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。
1958年8月23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炮击金门战役。以地面炮兵36个营,海军岸炮3个连,编为厦门、莲河两个大炮群,辖12个分群,有各种火炮519门。战斗过程中情况演变错综复杂,陆、海、空军密切配合,对金门国民党军构成全面压制和封锁。
8月23日17时30分,正是敌人周末和开晚饭的时间,参战的各种炮一齐开火,主要打击敌人金门防卫部,师、团指挥机关。其次打击敌舰艇、营房,指挥和观察系统。共发射炮弹3万余发。
这一突然猛烈的打击,正值敌人防卫部首脑举行宴会,躲避不及,击毙敌防卫副司令赵家骧中将、张杰副司令,击伤敌参谋长刘明奎。到金门公干的澎湖守备副司令吉星文中将也被击毙。